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勞動節與勞工運動大會

勞動節與勞工運動大會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勞動節與勞工運動大會

這張照片是民國77年3月13日在斗六體育館前所拍攝,站在群眾人跟參加運動大會握手的人是縣長許文志,而旁邊則是議長歐明憲,一起為參與勞工運動大會的參與選手打氣加油。

台灣辦理勞工運動大會的時間很早,剛開始由省政府辦理,之後各縣市也辦理,有些縣市會聯合辦理,通常以開放自由報名參加為主,而參加的有工會以及企業,競賽項目除了田徑之外,其他則是一些偏向趣味性的遊戲類別項目。政府辦理這類活動的目的,除了抒解勞工日常生活壓力之外,也有組織動員的意味。

不過這種以運動來凝聚民眾也是威權政府經常使用的方式,例如在德國納粹時期即是如此。運動與法西斯主義的關係常是學術界探討的主題,例如德國法學者Martin Dippel的研究。在勞工運動大會中,以企業為單位的競賽,讓競爭者以企業為認同對象,而國家則是仲裁者,形成勞動者間的相互對抗關係。在台灣過去仍是威權統治的時期,勞動節通常是表揚模範勞工,辦理這類運動會,而掩蓋之所以會有勞動節,是巴黎第二國際為了紀念1886年美國勞工爭取日工時8小時,卻被政府當局鎮壓殺害,以及勞工領袖被捕判處死刑,而將他們遊行的那一日5月1日訂為國際勞動節。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資料來源
自行採訪整理
撰寫者
許逢麟
創作者
攝影:雲林縣政府新聞處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88/03/13
媒體類型
照片
存放位置
雲林縣政府新聞處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