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蘆筍王國的土庫

現在我們在市面上買到的蘆筍很多都是進口,不過在新台幣升值前,台灣是不折不扣的蘆筍的外銷王國。當時蘆筍收成後就有商販來收,一車車送到罐頭工廠,製成罐頭食品後外銷到美國和世界其他地方。土庫的農友回想起小時候家裡種蘆筍的情形說,當時土庫幾乎都是種蘆筍,是雲林縣蘆筍種植面積最多的地方,但是也最慘。種蘆筍靠的都是勞力,不是用機器收的,一旦工廠不收,前後左右鄰居一片哀嚎,家家戶戶都一樣,想借錢吃飯也沒人有辦法借。

台灣蘆筍的崩跌跟美國廢除金本位,放鬆利率浮動有關,金融市場自由化之後,新台幣被迫大幅升值,蘆筍的國際競爭力變差了,罐頭工廠一家家關,最後蘆筍農戶也都改種其他農作物了,而這照片就是民國70幾年蘆筍還是土庫主要農作物時所拍攝的。

對5年級生來說,打完球最爽的一件事就是灌上津津蘆筍汁,清涼降火,包裝上還有個穿著比基尼的西洋美女。後來市場上不知是飲料種類變多了,還是蘆筍真的少了,有一陣子找不到蘆筍汁。近幾年才又看到蘆筍汁,不過美女已經不見了。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1、 自行採訪整理
  • 撰寫者
    許逢麟
  • 創作者
    雲林縣政府新聞處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81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