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斗六文旦

斗六文旦現在已經赫赫有名,是中秋節的搶手貨。不過早期的斗六文旦卻都是幫麻豆文豆代工,因為在民國70年以前的斗六文旦沒有知名度,而麻豆文旦當時已經是台灣首選,所以盤商會去收購斗六的文旦充當麻豆文旦出售。什麼時候斗六文旦開始追上的呢?這要從民國68年斗六鎮長林慶惠和斗六農會談起,他們開始講斗六文旦的故事,把斗六文旦帶去台北擺攤展售行銷,最重要的是讓斗六文旦有了自己的名字,所以今天我們才會一直講「斗六文旦」這4個字。

斗六當然有一些農民的文旦技術特別好,不過不會因為幾個農民就能撐出「斗六文旦」的品牌。以地域為品牌也就表示品質相當一致。地理環境與自然氣候雖有影響,但重要仍是田間管理的專業技術。而這就是斗六文旦專業產銷班的功力,透過產銷班共同交換栽種經驗以及在農試所學習新的技術,才讓斗六文旦的品質趨於一致而贏得市場。另外由雲林縣府、斗六市公所以及農會辦理的文旦評選也是關鍵。這不但可以行銷以及激勵農民,也是提高文旦價值的策略。

現在斗六文旦的市場價格每斤大概高於麻豆文旦15至20元左右,所以市場上很早就開始有盤商收購麻豆文旦來混裝斗六文旦。風水輪流轉,10年河東、10年河西啊!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訪談整理
  • 撰寫者
    許逢麟
  • 創作者
    雲林縣政府新聞處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07/04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