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口湖鰻池

台灣曾經是鰻魚王國,出口到日本,賺取大量外匯。這張照片是口湖鰻魚池,拍攝的時間在民國77年,照片中的鰻魚池正在打水,將空氣打入水中。當時鰻魚的獲利相當高,而且台灣在養鰻魚的技術方面遙遙領先世界其他國家,雲林沿海也是重要的養殖區。

不過也在這個時間點前後,台灣養鰻優勢逐漸消失。台灣鰻魚苗不足,主要從中國進口,而中國雖有鰻魚苗,但缺乏養殖技術,所以雙方還能達成一種平衡互補關係。但是這種關係在台灣養殖業者過去中國投資,並將養殖技術與飼料配方技術教給中國之後,原本平衡的天平逐漸傾斜。

在當時台灣鰻魚養殖有2500多公頃,鰻魚年產值100多億,外銷4萬噸到日本,而中國養殖面積增加到100多公頃,年產量4千多噸,加上以取得台灣養鰻的技術,對於台灣自然造成威脅。當時的口湖有台灣鰻魚的故鄉所受的衝擊則又更大。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雲林縣口湖鄉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577585
  • 所在地-經度
    120.170477
  • 是否開放
  • 資料來源
    自行採訪整理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撰寫者
    許逢麟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577585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170477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雲林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口湖鄉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