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東勢鄉群體醫療執業中心

東勢鄉在民國78年開辦群體醫療執業中心之後,就成為地方上重要的醫療服務機構,提供各種門診服務,雖然在地人不見得知道群醫中心,但對於衛生所可以看病給藥倒是印象深刻,畢竟當時東勢街上醫療診所不多,對於衛生所的群醫中心非常依賴。

群體醫療執業中心是行政院衛生署署長許子秋提出,在民國60、70年代偏鄉地區醫療匱乏已成為相當嚴重的問題,許子秋為了改善偏鄉地區醫護人員不足,除了要求教學醫院的公費生進到偏鄉服務之外,還採取醫事人員分潤制度。醫療中心的收入扣除掉成本之後,醫師可分得8成,而其他護理人員可以分得2成,打破了原衛生所醫療人員固定薪資的型態。

不過在政策改變之後,東勢鄉群體醫療中心紛紛到外自行開設診所,衛生所又成為無法看診,而僅能從事公共衛生服務的單位。直到東勢鄉的子弟吳樹霖醫師為照顧父母親返回家鄉服務,東勢鄉衛生所才在暌違多年後重起門診業務。群醫中心醫療網對於雲林偏鄉地區的醫事服務相當有幫助,只可惜政策沒能延續,也是鄉民一大損失。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自行採訪整理
  • 撰寫者
    許逢麟
  • 創作者
    雲林縣政府新聞處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89/07/04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