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北投屈原宮

洲美里屈原宮是全台以屈原為主神的寺廟,為了傳承屈原文化,每年端午節舉辦龍舟比賽。屈原宮是明末清初之時,由村里中郭姓祖先背負渡海來台,初期作為私人奉祀信仰,後來漸漸成為聚落中的共同信仰。屈原宮是紀念三閭大夫屈原投江以示明鑑的情操,民國60年前後籌備,設立籌建委員會,內含總務組、財務組及祭典組三組,並籌措資金九萬一仟元,募款對象為洲尾各戶丁口和信徒,其建地為368坪;民國66年動土、民國67年動工,於民國72年落成啟用。

       廟中奉祀主神有五尊,分別稱之大王、二王、三王、四王及五王,大王即是當初渡海的本尊,而四王是從大陸對岸請回來的分身,此五尊雕刻有其差異之處,如文身武身的分別、金面黑面及粉面的差別等。浮雕照歷史故事而成、龍柱是建廟初期於當地雕刻而成、廟前石獅擺放位置及體型的特殊性,及屈原宮特別的二層式建築、匾額上的題字。每艘龍舟有16對槳,含奪標手、鼓手及掌舵共可乘坐35人,比一般龍舟的20人大上一倍;目前龍舟是第三代,是由三角渡阿正師建造,至今已由20多年歷史。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洪德揚
  • 創辦日期
    1970-01-01
  • 創辦地-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