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斗南石龜溪靖興宮帝德常高匾

斗南靖興里是清代石龜溪庄三聚落之一,舊名南靖厝,這是因為該聚落是由福建漳州府南靖縣的移民所開墾,黃姓為當地望族,祖厝為江夏堂,黃宅的附近即為南靖厝的信仰中心靖興宮。

據聞,玄天上帝神像原為該庄薛姓於乾隆年間自唐山攜來,原先供奉於自宅,後來香火逐漸遠播,遂由信徒為之建廟,命名為靖興宮,取南「靖」厝「興」旺之意。日治末期,靖興宮被日本人所廢,改為集會所,所幸當時的保正陳萬景先生將神明金身藏於民宅。

戰後,村民捐獻了6400台斤稻穀向何姓購買現址土地,並於民國50年10月20日興工重建。目前靖興宮廟內仍保存大正3年(1914)春月由本庄弟子黃文發、陳和尚二人同獻的「帝德常高」匾,該匾由四塊木板拼接而成,邊框飾以捲草紋,匾詞形容玄天上帝的德澤遠大,廣被黎民。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1、 林衡道,石龜溪的古蹟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斗南石龜溪靖興宮
  • 撰寫者
    李漢鵬
  • 創作者
    拍攝:李漢鵬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14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日治時期大正年間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