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趙文襄與匪情分析座談會

民國73年從中國劫機到韓國而被台灣以政治庇護理由接到台灣的卓長仁等六人成為國民政府宣傳反共的最佳樣版。當時新一波的反共義士來歸成為政治、教育界最流行的話題,縣府機關以及學校都會安排反共議題的演講,中國共產黨的無惡不作成為延續戒嚴體制最佳的保護傘。

照片是趙文襄在民國74年應邀到雲林縣政府參加匪情分析座談會的畫面。趙文襄是在民國58年從廣州到香港,再輾轉來到台灣,剛來時經常被安排出席各類反共場合。

不過趙文襄的演講並不能逆轉台灣民主化的進程。在早年反共恐共的年代,不時就會有政治思想教育討論中國共黨的統治情況,不過在民國74年這個時候,威權統治的有效性已經逐漸瓦解,抗議環境污染、工農被剝削、追求民主、自由的社會運動蜂擁而起,使得當時台灣的政治正處於壓力鍋爆炸的邊緣,外有美方要求進一步去保護與經濟自由化的壓力,內有社會運動人士要求體制改革的聲音。幾年後台灣解嚴,民進黨成立,開啟下一階段的民主化運動。

基本資訊

  • 地點-地址
    雲林路二段515號
  • 地點-縣市區
    雲林縣
  • 撰寫者
    許逢麟
  • 資料來源
    自行採訪整理
  • 地點-緯度
    23.6990178
  • 地點-經度
    120.5262781
  • 時間起
    1984/08/14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