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古坑咖啡與戰後法令

古坑咖啡與戰後法令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古坑咖啡與戰後法令

民國63年台灣省府發佈一紙命令「台灣省各縣市酒家酒吧特種咖啡茶室等級區分標準表」,並在民國70年林洋港任台灣省主席時修正,該命令的母法是依據台灣省特定營業管理規則所制頒,當時將有女侍的酒家、酒吧、特種咖啡、茶室等都列為「情色場所」。

這樣的規範跟戰後政府倡約「節儉」之風有關,當時在日治時期的酒樓被強制改為公共食堂,用現在的話語來理解,可以類比為自助餐店或平價的餐廳。而日治時期的酒樓或咖啡廳雖有女侍、藝旦,但在消費本質上屬於文人雅士吟詩唱曲相互附和的藝文空間,而新興的咖啡館則因帶著現代感,也成為醉心新文藝或社會運動者的討論空間。但是在戰後國民政府來台之後頒佈一系列的法令,而將這樣的文化消費空間轉變為帶有「情色」的場域。

不過這個對雲林有什麼影響?戰後的雲林正逢國際物資短缺,其中也包括咖啡豆,而雲林在日治時期於古坑荷包山試驗性栽種咖啡豆,國民政府來台之後,在農復會以及美援的支持下,設立咖啡工廠,當時的烘焙機器是遠東最大。不過在「節約」以及系列的法令箝制下,社會對於咖啡和咖啡廳的印象產生轉變,內需市場無法發展,對於雲林咖啡生產由盛轉衰,不能說這一大環境沒有影響。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資料來源
1、訪談自行整理 2、陳玉箴,政權轉移下的消費空間轉型:戰後初期的公共食堂與酒家(1945-1962),2013,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9期。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雲林縣
撰寫者
許逢麟
創作者
台灣省政府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74
媒體類型
文件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