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經濟農場工作報告書

此份文件是民國37年台南縣經濟農場年度工作報告書的一部分內容,當時雲林尚未設縣,所以雲林地區的經濟農場仍隸屬於台南縣,這可從文件中採集地點分別是大埔工作站、崁頭厝工作站、大埔工作站荷包山、十字崗工作站等地可知,這些工作站存於現今雲林縣古坑鄉境內。

從這份文件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雲林古坑地區的咖啡產量在衰退中。在日治時期咖啡種植的面積保守估計約有7、80公頃(一說300公頃),以如此面積來看,咖啡豆的產量將遠高於文件上的數字。值得注意的是,文件上提到「咖啡近年來各處歉收,尤其省境內產量稀少,本場之咖啡可說是省境內之特產,經加工包裝竣事後,酌量市場價格或可傾銷省外,獲取厚利。」

當時會出現歉收,除了咖啡銹病的原因之外,戰敗後的日本不再將台灣咖啡豆輸往日本,而台灣本土喝咖啡的風氣也尚未形成,因此由日人留下的咖啡園日漸荒廢。雖然文件中提到或可傾銷省外(台灣省以外地區),但實際上在當時是非常困難的,直到1953年咖啡第一大生產國巴西出現嚴重的葉銹病,導致國際市場上咖啡價格飆漲,此時才又讓人想起台灣咖啡的過去,而有農復會運用美援設立咖啡工廠的由來。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訪談自行整理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雲林縣
  • 撰寫者
    許逢麟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48
  • 媒體類型
    文件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