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中華民國礦岩協會北投石研究小組

中華民國礦岩協會是一個非營利性而以學術為立足點之團體,於1990年起歷經4年之籌備,而於1994年成立。礦岩協會設有礦石、寶石、雅石、化石、考古五個委員會,草創初期僅止於收藏,後來才住部擴展業務,每個會員各選所好,擇期歸屬,每個部門皆設有指導教授及專家顧問。

礦岩協會於1992年在中央研究院視聽室研討北投石原理、成長環境、以及污染對北投石的影響,陳培源教授之演講,引起熱烈討論,陳嘉林與黃加雄等多位礦岩協會創會會員,有感於保存北投石與保護其生產環境之迫切性,乃意識到有在礦岩協會成立一個「北投石研究小組」之必要性,此為成立「北投石研究小組」之濫觴。

礦岩協會之「北投石研究小組」成立後,積極投入北投石研究、護育倡導及規劃。1995年,礦岩協會於台灣大學地質系成立推廣教育「礦物岩石研習班」,由王執明教授們負責培訓。1999年5月26日礦岩協會與國立自然博物館、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在國立自然博物館共同舉辦「北投石和天然輻射特展」,分:(1)北投石的家鄉、(2)北投石、(3)北投石研究之重要論文、(4)北投石之近親硫酸鹽礦物家族、(5)北投石之輻射偵測、(6)自然界岩石放射性輻射強度簡易判識、(7)火山與溫泉、(8)天然輻射等8大單元展出,此為台灣第一次以國家級出展向世人介紹此一稀世珍貴的北投石、天然輻射、以及環境惡化的數據,激發國人愛鄉土、防止環境持續惡化的動力。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林玟妤
  • 創辦日期
    1994-01-01
  • 創辦地-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
  • 登記地-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