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糖廠原料來源,主要分為「契作農場」和「自營農場」。「契作農場」是指糖廠和果農簽約,受糖廠監督,生產出糖廠所需要的原料;至於「自營農場」則為糖廠自有的農場,公開招募工人種植原料,和糖廠間有僱傭關係。臺東糖廠「自營農場」曾有伽溪、伽藍、初鹿、池上、豐樂、瑞源等農場。
民國42年(1953)適逢國際糖價大跌,臺糖總公司為安定糖業經營,積極規劃利用原有資源發展多角化經營。民國44年(1955),為奉行國民政府開發東臺灣政策,創造農民就業機會,活絡農村地方經濟,增加臺灣東部農民的收益,且穩定臺東糖廠的經營基礎,因此決定充份利用臺東糖廠土地資源(糖廠土地多半屬旱地),進行開墾改種鳳梨,並著手興建臺東鳳梨工廠,從事鳳梨罐頭生產事業。
照片中之農場為「契作農場」,位於臺東縣卑南鄉地區,生產作物為鳳梨,負責果農為李海,目標產量5年80公噸,保證產量5年50公噸,種植日期為民國47年(1958)9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