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脫離農村的人際交往初體驗

照片拍攝於民國64年(1975)7月20日,由新北中和居民顏昭陽(右排一男性)提供。這是顏昭陽20歲在新北就讀淡江文理學院(現名為淡江大學)時,大學同學號召一起參加青年反共救國團(現名為青年救國團)舉辦的暑期自強活動知本營隊,與來自台灣四面八方的年輕人聚在一起野營的照片。從苗栗後龍鎮農村北上新北就讀大學,對於顏昭陽來說是個完全不同的人際交往體驗。顏昭陽孩提時的農家是三代同堂的大家族,約有三十幾個家人合居的大三合院,堂兄弟姊妹與鄰里孩子都是玩伴,讀書與玩耍幾乎都在同村,到熱鬧點的鎮上常常也是親戚朋友的特殊活動或節日,那個屬於農村的交誼網絡,也因為台灣民國60年代(1970年代)以後的經濟飛漲而有極大轉變。農村孩子到城市就學,參加救國團辦的台東活動,認識更多來自他鄉的青年,顏昭陽看著照片細說記憶裡的人物的不同背景,其中不只青澀的大學生,也有早早就到城市工作穿著相對時尚的女孩,交換生活背景和經驗是前所未有的視野開拓。台灣民國60年代(1970年代)後的經濟起飛時期,學校體制以及救國團系統的各種青年活動,帶給這些城市移民最早的人際交往意識,提供脫離農村人際交往背景的轉捩點。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張蕙雯
  • 時間起
    197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