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攝於民國57年(1968),由新北市中和居民顏昭陽提供,這是顏昭陽的苗栗老家,他在這裡出生成長,碩大的三合院及前方的曬穀場,這間房子提供了爺爺那一代四大房三個世代的出生。顏昭陽回憶平日大約六十多人居住,婚喪喜慶時節日則有上百人回家團圓,兄弟姊妹與堂兄弟姊妹是童年時不缺的玩伴,而叔嬸都如父母親般的親近。隨著家庭的擴充與分家,這個老家現在已經傾頹,僅留下這張照片記憶故鄉的時光。這是許多農村移民的回憶,大家庭出生的他們,對於親戚間的往來有著相互照顧與問候的責任感受,顏昭陽細細記起老家前的曬穀場,以及曬漁網的日常,兄弟與堂兄弟之間晚上在大人入睡後來往穿梭各房廚房找東西吃的往事。當顏昭陽舉家搬到新北,兄弟們也會選擇住在彼此附近方便照顧。當顏昭陽在民國82年(1993)前往大陸擔任台商幹部工作後,家中兄弟姊妹就近互相照料台灣的家庭。孩提時家戶間串流的情景在都市生活中以不復見,但互相扶持的家族網絡仍緊密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