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學習路徑的衝擊

照片約拍攝於民國66年(1977),由新北板橋居民張黎榕提供。這是張黎榕(左一)在淡江大學系館前與同學的合照。張黎榕自小生活就是隨著父親的工作移動,出生在基隆,因為父親在臺灣工礦的業務工作調派到新竹關西,因著父親病逝再度移回基隆,隨著姐姐的職業再移動到新北板橋。父親的過世家中經濟頓失重心,姊姊因此輟學與母親一起撫養學齡中的兩個妹妹。母姊的照顧下使她有經濟條件接受更高的教育,通過教育達到未來的穩定生活因此成為她生活目標的重要選項。從基隆女中畢業後她順利進入淡江大學商學系(現稱國貿系)就讀,拍下照片的這一年,她20歲。張黎榕回憶道,第一次在課堂上聽到教授說,為什麼要放鞭炮?如果需要達到同樣的功能,放錄音帶也行啊!簡單的提點,讓她開始思考許多生活慣習中的為什麼。再如,在會議中看到兩個教授不同意見的針鋒相對,才讓她感受到所有的人事物都有不同的視角切入。總是循規蹈矩的她開始與過去不同的學習路徑,思考是她在大學裡最大的人生衝擊。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張蕙雯
  • 時間起
    1977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