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郭楊麗月談僑愛新村的日子

桃園市大溪區原僑愛新村479號眷戶郭楊麗月回憶道,民國46年(1957),她先生郭振鐸分配到僑愛新村的眷舍,而且是第1排,地勢較高,離市場也近,十分方便,就是蓋得較粗糙,眷舍內部空間為長方形,有廚房與小洗手間,角落放置個小便桶,之後再拿去公廁倒。她說:「當時沒有自來水,只能去八德挑水,幾個月後大水塔建好;洗衣服則要走十來分鐘到對面崁下的小溪,後來才有壓水機(手壓泵浦),1排10家,2排1鄰,1鄰1個水井,才比較方便。」由於人生地不熟的,因此她常抱著孩子去找姊姊,她說:「先生在臺北軍人服務社上班,週末才回來,他前腳離開,我後腳就抱著孩子出門,搭車到大溪,再走3公里路到勝利新村。」而且,當時村子旁有訓練機場,即八德基地,楊麗月說:「孩子剛出生沒多久,每天早上都會被噴射機的吵雜聲吵醒,這才決定先回姊姊家住,也好相互照應。」隨著時光流逝,郭楊麗月在僑愛新村的日子也走上軌道,一邊帶孩子一邊做家庭代工以貼補家用,先生放假回家時在前院種植桂花、香椿、葡萄與木瓜,閒暇之餘則邀鄰居媽媽們聊天、打麻將,一甲子的歲月如此悄然走過。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郭楊麗月
  • 時間資訊
    採訪時間
    2019/05/08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聲音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地點
    錄製地點
    桃園市大溪區僑愛新村國宅社區 (121.2928708, 24.920420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