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係民國106年(2017)6月15日《聯合報》B1版,一則由許政榆撰寫,題為〈元智打造 老屋變街角故事館 延續眷村味〉的新聞。
報導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師生將前身是榮民住家的里民活動中心改造成「街角故事館」,保存當地的類眷村文化。桃園市大溪區仁義里過去有不少榮民,鄰居感情相當好,但在陸續改建為公寓大廈後,過去濃厚的人情味日益淡薄。民國106年初,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的設計創作課程與仁義里合作,里長黃禎希望透過社區改造計畫延續這份情感。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助理教授黃琬雯帶領學生開設「小草包」參與式工作坊,教作香草植物裝飾,並製作導覽手冊,培訓里民導覽過去打造的彩繪街、女神花牆、牽手大道、彩色階梯等景點。課程進入尾聲,黃琬雯對學生說:「換作是你,會怎麼經營街角故事館?」因仁義里鄰近韭菜產區,有學生想打造復古料理館,研發韭菜麵、韭菜盒子、韭菜冰等,或是提供遊客租借旗袍,體驗眷村意象。學生和里民關係在改造過程中變得緊密。成果展中,小巷、老屋變身為美術館,展示學生與里民互動的照片,共同創造屬於彼此的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