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那年的眷村時光 網羅9大村文物 還原宅第風貌 有榮民爺爺當導覽 來故事館懷舊一下

本文係民國101年(2012)10月26日《聯合報》B2版,一則由楊德宜撰寫,題為〈那年的眷村時光    網羅9大村文物    還原宅第風貌    有榮民爺爺當導覽    來故事館懷舊一下〉的新聞。

報導前身是桃園縣龜山鄉陸光三村自治會辦公室的龜山眷村故事館,一度因眷村拆建變成廢墟,如今由桃園縣桃籽園文化協會蒐羅當地9大眷村文物,吸引國內外遊客與學者前來探索臺灣的眷村文化。龜山眷村故事館位於光峰路千禧新城國宅社區,一旁有大榕樹,四周懸掛國旗,2層樓的簡樸建築十分好認。龜山眷村故事館的催生源自一群銘傳大學的學生,他們在課堂中接觸到龜山的眷村文化,得知眷村即將拆遷,四處奔走,讓憲光二村與龜山眷村故事館得以保存。展出的文物,部分是回眷村撿來的寶及榮民的捐贈。桃籽園文化協會專案執行黃敏潔說:「一樓陳列如舊菜櫥、陸光三村名牌、黃埔大背包等文物。二樓陳列模擬眷村家庭,宅第紅門、窗櫺、沙發都是眷村『原汁原味』文物。」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胡朝欽-陳錦昌
  • 創作者
    聯合報/楊德宜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2/10/26
  • 媒體類型
    報紙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