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眷村文化保存 可支用眷改基金

本文係民國96年(2007)11月22日《聯合報》A14版,一則由李志德、李祖舜撰寫,題為〈眷村文化保存   可支用眷改基金〉的新聞。

報導立法院於11月21日通過《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北、中、南、東和離島將各有一到二處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審訂、地方政府營運的眷村文化園區。立法院三讀通過《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修正案》,老舊眷村除「興建住宅社區」或「處分」外,還可以「現況保存」,眷村文化保存也列入國軍老舊眷村改建基金適用範圍。提案的桃園縣籍立法委員朱鳳芝說,在修法前,國防部已開始變賣眷村土地,所得價款併入眷改基金;本案通過後,等於是用眷改基金把一些有特色的村子「買下來」,交給文建會和地方政府去營運。為了防止眷改基金收入不足或眷村園區浮濫,經朝野協商後在條文說明中,確認由國防部會同文建會及學者訂定審查標準。由於部分縣市在修法前已將某些眷村指定為文化資產,如桃園縣龜山鄉的憲光二村等,可望直接轉為眷村文化園區。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胡朝欽-陳錦昌
  • 創作者
    聯合報/李志德、李祖舜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7/11/22
  • 媒體類型
    報紙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