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古代挖煤圖〉

〈古代挖煤圖〉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PDM

  〈古代挖煤圖〉,收錄在林再生《煤港•雞籠:基隆煤業史手記》第80頁,作為敘述的配圖;此張圖稿出自1637年的《天工開物》一書,描繪古人如何開採煤礦。

 

  自此圖我們可以觀察出,當時中國人採煤,應習慣開挖成「直井式」;採煤的過程中,大致分為4個工作崗位:

 

  (1)坑底的礦工,負責以工具直接挖採煤礦,並將採好的煤礦,放置繫繩的容器中。

  (2)坑外的其一礦工,負責轉動類似水井採水的輪軸機關,將坑底容器中的煤礦拉上坑外。

  (3)坑外一旁,有人看顧1支長筒,長筒高過眾人頭頂、延伸至坑底,為了讓採煤時的有毒氣體排出。

  (4)坑外的礦工,再以竹擔將一籠籠的煤礦,搬運至貯炭地。

 

  《天工開物》,作者宋應星,記載了明朝中葉以前中國古代的各項科學技術,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被法國漢學家儒蓮(Stanislas Aignan Julien)稱為「技術百科全書」。全書分為上、中下、3篇18卷,並附有123幅插圖,描繪了130多項生產技術、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林再生,1999年6月。《煤港•雞籠:基隆煤業史手記》,頁:80。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基隆市立文化中心提供   //   【參考書目】 林再生,1999年6月。〈台煤開發簡史〉,林再生,《煤港•雞籠:基隆煤業史手記》,頁:79-82。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葉文翔於2019年7月3日引述編撰
撰寫者
葉文翔(亞洲數位典藏)
創作者
基隆市立文化中心(提供)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637
資料使用語言
繁體中文
媒體類型
圖稿
時間分期
荷西時期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