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張達源

  張達源,1863年(同治2年)出生於槓仔寮莊(今貢寮區),號松江。父親名為烏番,平時以傭役糊口,受人輕蔑;張達源因家境清貧,未能從師。

 

  1880年(光緒6年),張達源隨父親移居基隆草店尾街(今仁愛區)。草店尾,與崁仔頂隔河相對,乃是繼崁仔頂街發展之後,漢人聚落成街的所在。張達源在富商底下工作10幾年,累積一筆積蓄,乃與摯友陳兆齊等合夥,開設金建順號船頭行,招徠蓬船客貨,經營得宜,獲利頗豐。

 

  1895年(明治28年),日人接收臺灣,清廷臺灣巡撫唐景崧等樹「臺灣民主國」的旗幟,抵抗日人統治;在雙方衝突最激烈的同時,日人招募臺灣人工作,張達源曾於其間效力,被派為基隆廳僱員,想找到安身立命的長久之計;然而,不久便辭去工作,一意從事商業。後來,張達源成為一方巨賈。

 

  1901年(明治34年)12月,張達源獲佩紳章,並被推爲保正,任地方建設委員、教育委員等公職;由於施惠貧民,並且擅長排解訟爭,當時多被民眾稱頌。

 

  張達源逝世於1915年(大正4年),享年52歲。

基本資訊

  • 別名
    號:松江
  • 出生地點-地址
    (當時的貢仔寮莊)
  • 出生地點-縣市區
    新北市
  • 出生地點-緯度
    25.021812
  • 出生地點-經度
    121.910293
  • 生年月日/時期
    1863
  • 國籍
    中國清朝、日本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eople.colleague
    陳兆齊
  • 撰寫者
    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陳其寅與龍運鈞,1959年2月。《基隆市志──第二十種:人物篇》,頁:13。基隆市:基隆文獻委員會。基隆文化局提供   //   【參考書目】 1.陳其寅與龍運鈞,1959年2月。《基隆市志──第二十種:人物篇》,頁:12-13。基隆市:基隆文獻委員會。丘國宣於2019年7月25日引述編撰 2. 洪連成,1993年6月。《滄海桑田話基隆》,頁:38。基隆市:基隆市文化中心。丘國宣於2019年7月25日引述編撰
  • 卒年地點-地址
    (當時的草店尾街)
  • 卒年地點-縣市區
    基隆市
  • 卒年地點-緯度
    25.1187161
  • 卒年地點-經度
    121.7451927
  • 卒年月日/時期
    1915
  • 性別
  • 職稱
    船頭行老闆、基隆廳僱員、保正、建設委員、教育委員等。
  • 資料使用語言
    繁體中文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清治時期
  • 工作單位
    金建順號船頭行、基隆廳等。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eopl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eople.places_lat
    25.021812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eople.places_lng
    121.910293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eople.places_type
    出生地點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eople.places_address
    (當時的貢仔寮莊)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eople.places_lat
    25.1187161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eople.places_lng
    121.7451927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eople.places_type
    卒年地點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eople.places_address
    (當時的草店尾街)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