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忠勤三村的生活環境

民國54年(1965) ,大溪忠勤三村興建完成,夫妻倆住進忠勤三村18號。王秀英表示,眷舍則是平房,牆壁下半部是磚底,上半部是文化牆。每一家前院都有種籬笆樹,後院則用磚圍起來,「有一天,我先生想吃葡萄,找了棵樹苗,在水泥地打個洞種下去,葡萄樹是長大了,但種在水泥地上,營養怎麼會好?我從頭到尾一顆葡萄都沒吃到過。」她哈哈大笑說。由於在中正理工學院隔壁,早晚都會聽到學校的起床號,日常採買也都在學校的福利站,如奶粉、衛生紙……等都比較便宜,因此只需十幾分鐘路程的福利站是忠勤三村媽媽們的最愛。買菜則到員樹林街上的傳統市場,在那除了會遇到左鄰右舍,還會碰到慈祥二村的媽媽們,彼此閒話家常。有一次,王秀英和鄰居看到附近的空地有人在種花生,她們也跟著種,並於採收後將花生水煮,分給左鄰右舍一起享用。她印象最深刻的是鄰居有座大灶,過年時,大家就一起蒸年糕。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王秀英
  • 時間資訊
    採訪時間
    2019/04/12
  • 媒體類型
    聲音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