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於花東縱谷的秋野芒劇團長期推動「偏鄉戲劇巡演」,讓大學生以「戲劇志工」的形式,實作劇場,感受地方,藉此將戲劇帶入偏鄉,讓小學、社區一同感受劇場,提升地方藝文風氣。文字內容摘自許子漢團長的「巡演記」。
6月,在東華的期末考前有6場演出,這天是第4場,我們再度來到北林國小,這所不到20人的學校。上次5/28來到這裡,是「點火計劃」的成果發表,小朋友自己上臺演了光影戲,今天換大學生演出光影戲給小朋友看。
其實,讓孩子演戲,不是為了讓孩子成為戲劇家,或戲劇工作者,當然,我們打開了孩子的想像和視野,他們會具體的認識「演戲」這件事。但就像每個孩子都該運動,卻只有很少數的孩子長大以後會成為運動員。藝術這件事亦然,孩子從小就該有藝術的滋養,但不是為了讓他們個個成為藝術家。對一般孩子而言,「看戲」這件事比「演戲」更重要。
那為什麼還要做「點火計劃」?因為,還是有些孩子可能會成為戲劇家的,不是嗎?而且戲劇是一種特別的藝術,孩子在戲劇中會學到很多「藝術」之外的東西,這我在《許伯大夢》的系列網誌裡談過,這裡就不多說。等我有空繼續寫《許伯大夢》系列,也可能再來聊聊這事。
今天演出完,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點火計劃的結尾,大學生志工和小學生有一個回顧與分享的活動,上次演出完,拆臺,檢討,已到放學時刻,所以等到這天才做結束。那些微的尷尬依舊,但排戲練習的抱怨、耍賴,如今已成輕鬆的笑語,回憶著曾經出糗,互相取笑,而終於共同經歷,完成了人生的第一齣戲,還有一點面臨離別的矜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