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衛福星夫人遺像

圖片的所在地是位於衛家古厝,拍攝時間是1961年代(民國50年代)。圖片中為衛福興的夫人(衛福興是衛阿貴的兒子)。因不堪原住民的侵擾,連際盛不久放棄墾權,嘉慶初年由衛阿貴繼任墾戶,並改地名為新興庄,續招漢佃括墾關西地區,包括:1800年(嘉慶五年)將日秀承墾北門口,1804年(嘉慶九年)劉德亭開墾南門崁下,1805年(嘉慶十年)杜子玉承墾上橫坑灣潭面上南片庄,1806年(嘉慶十年)江顯為三人開墾上下橫坑,1808年(嘉慶十三年)郭乃湘、郭乃發承墾上庚寮庄,西元1810年(嘉慶十五年)王茂蘭承典衛阿貴橫崗頂拱子溝尾,1816年(嘉慶二十一年)劉名登等九人開墾拱子溝,黃三貴承墾深坑子匠寮坑,1821年(道光元年)衛阿貴歿,其孫衛壽宗繼任墾戶,大規模的開墾於道光年間開始。早期開墾時不像現在有政府做後盾,許多的人力物力都需要自己張羅,甚至於經常遇到原住民的出草。這樣的開墾方式在台三線沿線都是類似的故事,特別是在聚落發展時,必須具有防禦功能的規劃與設計才能達到預期的功能,所以早期聚落的路都是彎彎曲曲的也都是這樣的原因考量,不像現在的馬路都是直線的設計。然而對於原住民的威脅依然存在的,所以就會有隘勇線的產生,同時也需要召募防衛的民間力量,讓在這裡開墾的居民能夠安居樂業的發展。也是因為這樣才有之後三百年來關西發展的歷史。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新竹縣關西鎮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關西鎮誌
  • 資料來源
    照片提供:黃卓權老師
  • 撰寫者
    徐紫珉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