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蘆竹區原建國二村眷戶王蓉生說,村子裡的眷戶雖然來自大陸各地,但是,由於抗戰時空軍多在四川,因此多能說四川話。民國35年(1946)在成都出生的他雖然祖籍在山東青島,但他從小在四川長大,學會許多四川俗話,例如重慶的粗話「格(給)老子的」、「格(給)老子酸譚子」、「日你的先人板板」等。王蓉生解釋:「以前請教過長輩,『先人板板』就是祖宗牌位,『格老子酸譚子』意思是吃我豆腐、開我玩笑,現在許多年輕人都不知道了。」 抗戰勝利不久,他父親被調到山東青島的團島,負責管理軍械庫。王蓉生說:「父親接到調職令時,我還不到一歲,母親一手抱著我另一手牽著我哥哥,從成都一路走到青島,中途有時搭乘軍方的車,有時沒車,只能靠雙腳。」王蓉生與他母親、兄長一行人在夏天時出發,跋山涉水,半年後終於抵達目的地青島,山東已經是冬天,氣候非常寒冷。王蓉生在青島2年,仍記得她祖母揹著他,牽著他哥哥到青島港看大船。他祖母當時指著海說:「看那個大船。」的畫面仍不斷在王蓉生的夢中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