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林午

林午,1916(大正5)年出生於羅東鎮,自幼家境貧窮,就讀羅東公小學校時利用課餘時間賣雜貨貼補家用。公學校六年畢業後曾在羅東麵店擔任夥計,無意間偶遇舅舅游浩然,提醒「萬貫家財,不如一技在身」,便到當時羅東街上專修農機、碾米機的鐵工廠當學徒,當時大哥林錦水亦在宜蘭市羅東同鄉處的鐵工廠當學徒。兩人手藝學成後,正好該同鄉想將鐵工廠移回羅東,兄弟倆合力頂下店面與機械,共同經營;一年後,公學校畢業的弟弟林平埔也加入行列,三兄弟的鐵工廠就此展開。

在一次因緣際會下,當地北管樂師拿著破鑼請林午焊接修復,不料焊接後鐵鑼卻走音。協助調音之際,林午漸漸對這項樂器產生興趣。當時日本在台灣推皇民化運動,禁止台灣人的舊習俗與宗教活動,許多戲班及北管社團面臨停演或解散,林午便在戲班拋售的行頭裡,買了兩面中國製小鐵鑼,一方面從事機械維修,一方面研究並嘗試製造鐵鑼,終於在一次次的試做研發中,摸索出鐵鑼製作技巧。

戰後,林午仍舊從事鐵工工作,也在此時成功製作出第一面鐵鑼。1947年,因家族龐大、人口數過多,31歲的林午與兄弟分家,自行創業,「林午鐵工廠」招牌正式掛起。1985年林午與兒孫協力為北港朝天宮鑄做,重達160公斤、直徑182公分的開路大銅鑼,更加打響了林午銅鑼的名號。1987年榮獲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1980-1990年代,已是半退休狀態,盆栽與石藝是他當時的主要興趣,亦曾參加樹石比賽得獎。1989年4月23日因膽管阻塞導致病變過世,後安葬員山鄉刺仔崙公墓。如今林午銅鑼,繼第二代林烈旗,至今到第三代由林浩賢傳承家業,接續為林午銅鑼打開新的生命。


圖片著作權利註記:林浩賢提供(採CC BY-NC 3.0 TW+方式開放)

基本資訊

  • 出生地點-縣市區
    宜蘭縣
  • 生年月日/時期
    1916/08/20
  • 國籍
    台灣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eople.colleague
    林錦水、林平埔
  • 撰寫者
    陳宜伶、黃有卿
  •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林浩賢提供
  • 卒年地點-緯度
    null
  • 卒年地點-經度
    null
  • 卒年月日/時期
    1989/04/23
  • 性別
  • 工作單位
    林午鐵工廠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