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水福宮

水福宮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位於下街尾米粉寮河岸,松河街3號,面朝基隆河,創建于早期河運興盛年代,樓下主祀土地公神,二樓主祀水德星君神。清咸豐年間,錫口的商業已經相當興盛,船隻往來頻繁。有陳奎者,經營海上貿易,在船上供奉水德星君。咸豐十年(1860),陳奎的船隻經過錫口九曲彎流處,自動靠岸。力量甚大,可是人船無恙,而水德星君的神像卻遠拋在岸上端坐。於是大眾就在原地建廟,供奉水德星君。現在的廟宇是民國七十一年(1982)時,由地方人士周文勇等人發起改建。

水德星君,即水神崇拜之一,天驞運行的水星演變而來。自古以來,因為對「水」的力量的敬畏,人們在水源附近,奉祀水德星君,除感念其賦與水源的恩澤,並能防止火災。松山水福宮位於彩虹橋旁,傍基隆河畔,故供奉水德星君以祈求在此居住做生意的民眾皆平安順利。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0.0
所在地-經度
0.0
是否開放
撰寫者
資料詮釋作者:臺北市松山區公所暨松山社區大學《松山區志》編撰團隊( 主編撰:松山社區大學校長蔡素貞博士)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