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眷村故事館 閩南子弟開的〉

本文係國家圖書館館藏,創刊於民國40年(1951)九月的《聯合報》,民國97年(2008)3月20日C2版,一則題為〈眷村故事館 閩南子弟開的〉的新聞,文中報導桃園縣桃籽園文化協會執行長顏毓瑩10年前在機緣巧合下投入眷村文化再造,成立了桃園縣唯一的眷村故事館,也讓眷村文化成為新的文化創意產業。小時候住過眷村的她,看見原有九大眷村的龜山面臨破壞改建而凋零,驚覺應該為眷村文化做出些貢獻。起初並不順利,她也遇到許多挫折,許多人質疑故事館不可能成立,但在蕭復華、朱文華、慕懷均等眷村長輩大力幫忙,捐贈許多文物,故事館終於順利開張,顏毓瑩也儼然成為桃園縣眷村文化創意產業的代言人。在未來她也希望結合眷村父老,向國防部爭僅剩眷村風貌的憲光二村原址,推動成為眷村文化園區,她也希望未來九個眷村在園區內都有自己的館,由自己的志工來經營,才不會成為蚊子館。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品儒
  • 創作者
    《聯合報》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8/03/20
  • 媒體類型
    報紙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