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桃園市_平鎮區_臺灣蘆竹掃帚_材料_臺灣蘆竹2

桃園市_平鎮區_臺灣蘆竹掃帚_材料_臺灣蘆竹2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桃園市_平鎮區_臺灣蘆竹掃帚_材料_臺灣蘆竹2

臺灣蘆竹


本種由奧地利禾本科專家Eduard Hackel於1899所命名,種小名formosana為福爾摩沙之意,為臺灣特有種的禾本科植物。臺灣蘆竹分布範圍廣泛從海邊至1,800 m山區皆有分布,其適應力強,在貧瘠、乾旱之礫石層中仍然生長良好,總成群生於崖壁、石縫或岩壁上,是這個環境中最常見的植物之一,臺灣因為位於北半球,南向坡較北向坡吸收更多的輻射量,也因此南向坡較為乾燥,而臺灣蘆竹則是偏好南向坡環境,同時也是乾生演替系列中最前期之植物。臺灣蘆竹的纖維容易漂染,且不容易斷裂是高級用紙的紙漿材料。葉片曬乾後可用來編織器具,加工後亦可作手工藝、裝飾品等。

客家族群及近山族群常利用乾燥的花梗及花序則製作成很好的掃把,這是在臺灣掃把植物材料採集危險度較高的種類,主因其生長多位於山壁,在採摘的過程中容易有落石砸傷的問題產生,另外由於臺灣蘆竹生育地附近植物多生長茂密,生育地排水良好,地上容易有大大小小的坑洞,也讓對於環境不熟悉的民眾,可能因地形不熟悉的關係產生受傷風險。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支流有限公司
撰寫者
支流有限公司
創作者
支流有限公司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媒體類型
照片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