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鍾珠玉談童年回憶

眷村的童年時光最令人難忘,談起小時候的四維新村,鍾珠玉說道:「夏夜時,村子空地會放起蚊子電影院,大人和小孩帶著小板凳去看電影,過年過節眷村還流行舞獅耍龍呢!」鍾珠玉印象深刻就讀小學時,臺灣剛開始民選縣市長,政府為了鼓勵投票,還送牙膏、肥皂等民生必需品。眷村附近的埔心天主堂也會不定時發放奶粉、衣服。這些接受教會物資的眷村居民,有些人過去在中國大陸時,可是生活富裕,卻因局勢動盪變得一無所有,鍾珠玉的母親認為,知識比錢財更為重要。鍾珠玉表示,當時四維新村的女孩小學畢業後,大多到村旁的紡織廠工作,但他們家反倒非常支持女孩子念書,她說:「母親在大陸是知識分子,她曾說:『我們在大陸這麼多家產,說沒有就沒了,只有書本裡的知識永遠無法被取代。』所以她鼓勵我們能念書就念,我們家5個兄弟姊妹都有讀到大學。」談到眷村的生活,鍾珠玉提到,村子裡只要有人考上大學,長輩們會到家裡祝賀,每到放榜時,只要聽哪家有放鞭炮,就可知道誰考上好學校。除了上榜外,有喜事發生村裡也會放鞭炮。鍾珠玉說:「有家姓楊的叔伯連生了好幾個女兒,最後一胎終於生到兒子,他們家的大女兒從村頭跑到村尾,一邊大喊:「我們家有弟弟囉!我們家有弟弟囉!」一邊到其他人家裡發紅蛋,整村人都有吃到。」過去眷村的女孩子大多玩躲貓貓、木頭人、跳房子;男生則爬樹、在池塘摸蚌殼、到石門水圳游泳,鍾珠玉說:「當時夏天哪裡有游泳池?只能到池塘跟石門水圳游泳,水圳是用來灌溉農田,位置在埔心街上,從村子走幾分鐘就可以到。」鍾珠玉提到,家中院子種植橘子、葡萄、龍眼,每棵果樹都結實累累,她說:「自家的水果都不用錢,但我也會跑去偷225號後院的芭樂。我們一群小孩子只要把他們家的竹籬笆撥開,就可以摘到許多芭樂。225號的老先生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想說:『愛吃就吃吧!』我們家的龍眼樹也常被人偷吃,不然怎麼辦呢?」談到眷村人的宗教信仰,鍾珠玉提到自己家裡信仰天主教,信教的原因十分簡單,她說:「因為教會經常發送物資,加上隔壁鄰居媽媽在教會做事,鼓吹下我們家就信主啦!」四維新村的天主教徒們,在聖誕節時還會一起到埔心天主堂望彌撒呢!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鍾珠玉
  • 時間資訊
    採訪時間
    2019/09/11
  • 媒體類型
    聲音
  • 地點
    錄製地點
    桃園市平鎮區四維新村 (121.180436, 24.91451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