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楊定茂談建國三村沿革

桃園中壢建國三村位於龍岡路與平鎮金陵路口,是座屬於大園空軍照相技術隊的眷村,村子原名為大同新村,官方後期為了統一全國眷村稱號,才將大同新村改為建國三村,以表示其為空軍列管眷村。建國三村12號原眷戶楊定茂曾擔任村長,他提到:「我們眷村從前是種甘蔗的糖廠,大約只有23戶,因為忌諱13不吉利,村子沒有第13號。門牌號碼採雙數、單數各一邊,我住12號,前一戶是10號,後一戶是14號。」楊定茂表示,建國三村眷舍為獨門獨戶,每戶中間有空地隔開,人口增加後居住空間不足,村民們自行向左右多餘空間加蓋,眷舍彼此相互連接起來。建國三村建村初期,因為國家物資匱乏,加上當時水泥很少,牆壁以竹子編織,塗抹上泥土、石灰、稻穀。幾年下來,竹籬笆牆風化崩解非常危險,村民只好自己花錢買磚頭,再請泥水匠修補房子。楊定茂說:「當時的房子爛得不成比例,室內空間光線昏暗,沒錢買油漆、白灰粉刷牆壁,只能在內牆塗抹漿糊,再貼上一層報紙,除了避免牆面剝落,也可增加室內光線,屋頂則是小紅瓦片鋪成,與其他村子很不一樣。」儘管村民能自行加蓋,以解決居住問題,但他們面對建國三村的公廁,人人感到束手無策,楊定茂說:「過去會有漁民來村子抽水肥,拿去魚塭餵吳郭魚,所以現在很多人不吃吳郭魚。後面漁民嫌我們村子遠,公廁水肥滿了臭得要死,也找不到人來抽。水肥這可是大事情啊!我們緊急向上級單位報告,軍方這才撥款興建化糞池與個人廁所。」民國53年(1964)楊定茂頂下建國三村12號,就此展開多年的眷村生活。他看著村子從竹籬笆眷舍變為磚房,眷村拆遷後搬入自立國宅,每日下午固定在社區中庭看報紙,或與太太帶著孫子玩耍,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楊定茂
  • 時間資訊
    採訪時間
    2019/09/11
  • 媒體類型
    聲音
  • 地點
    錄製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建國三村 (121.3062558, 24.9788939)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