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老眷村新活力:竹籬笆的記憶與保存-眷村文化之搶救與保留

桃園的老舊眷村隨著政策進行拆遷,境內各個眷村的故事也跟著浮出檯面。龜山明駝一村規模小,戶數只有68戶,隸屬於聯勤總部的村子,居民多是工兵出身。改建過程中,眷戶們充分參與討論,甚至親手製作村子的小模型,表達他們對明駝一村的懷念。 住民大多來自滇緬一帶的忠貞新村,早年時常可見到村民在屋前吸水煙筒,忠貞市場中的雲南美食十分道地,米干、米線、粑粑等泰緬、雲南小吃,更是令人垂涎三尺。 蔣宋美齡號召菲律賓華僑捐款興建的僑愛新村,早年家裡無抽水馬桶,只能依賴全村六間旱廁。初期全村只有一口水井,一座木架水塔,直到每鄰加開水井後,才解決用水的困難。 從小在臺南精忠三村長大的周淑貞,嫁給住在桃園楊梅國寶新村的先生,她發現全臺的眷村人都有著一個共同點,即是:「眷村生活或許會成為過去,但眷村記憶卻令每個眷村人永埋心田!」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胡朝欽-
  • 創作者
    鄧榮坤 、邱傑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7/05/15
  • ISBN
    978-986-00-9337-7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