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眷村改建如火如荼:竹籬笆的記憶與保存-眷村文化之搶救與保留

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是政府重要施政計畫,目的為高度開發土地,改善地方景觀並促進經濟發展。改建工作依時間先後,分為「新制」與「舊制」二種。第一階段,因眷改土地取得、工程申照、施工困難等問題,進度明顯落後。國防部為加速改建,一方面於民國93年(2004)9月陳報行政院修訂改建計畫,另一方面取得民國93年(2004)、民國94年(2005)度227億元融資額度,配合政府住宅政策,預計在民國98年(2009)改建完成。 根據桃園縣政府城鄉局資料顯示,桃園縣目前已改建完成的眷村,至2007年為止,陸續有中壢的陸光五村、自立新村、精忠六村,楊梅的光華二村、五守新村,龜山的陸光三村、明駝一村,八德陸光四村與桃園建國國宅,共計8526戶。楊梅成功新村自治會會長段李瑞淵表示,眷村周圍生活圈的改變,使得土地價值快速增高,眷戶自然渴望眷村改建,甚至私有,以獲取實質的地價利益。全國各地仍有些尚未改建的眷村,段李瑞淵說:「無法改建的眷村原因如下,一、並未列管的眷村,例如:大溪僑愛新村旁的光雄新村;二、居住環境良好的眷村,例如:臺南的精忠三村;三、購買新住宅價格過高,大部分眷戶無法負擔,儘管眷村拆遷有補助款,但仍有許多老榮民付不出新國宅的錢,造成改建延宕。」隨著楊梅成功新村、四維新村順利拆遷,段李瑞淵也跟著熟悉的左鄰右舍,一起搬進光華國宅,揮別過去的竹籬笆內的時光。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胡朝欽-
  • 創作者
    鄧榮坤、 邱傑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7/05/15
  • ISBN
    978-986-00-9337-7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