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桃園眷村故事館落成:竹籬笆的記憶與保存-眷村文化之搶救與保留

桃園龜山眷村故事館位於千禧新城旁,興建於70年代的二層樓建築,早期為陸光三村自治會辦公室,一度因眷村改建而閒置。如今,透過「桃籽園文化協會」的規劃,與眷村居民的熱心參與,荒廢的社區空間搖身一變,成為桃園第一個設立在社區中的「眷村博物館」。桃籽園文化協會執行長顏毓瑩出生於南投,本身不是眷村長大的孩子,卻在體驗眷村文化後衍生出特殊的情感,她說:「龜山共有9座眷村,已經陸續改建為國宅,臺灣的眷村文化不應就這麼消失。」顏毓瑩表示,桃園眷村故事館就像是濃縮果汁,營養成分來自於眷村人曾經歷的生命故事。協會秘書蘇俐文說到:「從民國91年(2002)開始,在多次與眷村長輩的訪談中,瞭解到過去眷村竹籬笆裡的生活,其實和閩南人、客家人的生活並無不同,只因一堵籬笆,形成了裡外。」桃籽園文化協會認為,眷村故事館應以「人」為主,「物」為輔,希望讓參觀者感受、體驗眷村文化,傳達出社區自主性的活力,更進一步成為眷村故事的收集場域,展示多元且豐富的人文故事,化解族群與文化的衝突。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胡朝欽-
  • 創作者
    鄧榮坤 、邱傑(顏毓瑩)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7/05/15
  • ISBN
    978-986-00-9337-7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