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憲光二村保存心路歷程:竹籬笆的記憶與保存-眷村文化之搶救與保留

桃園憲光二村位於龜山,民國57年(1968)興建完成,起初僅有100戶,民國62年(1973)增建職務官舍40戶,建築物為甘蔗板石灰牆隔間,外牆以紅磚砌成,職務官舍則是洗石子牆面,眷村保留得相當完整,民國95年(2006)登錄為歷史建築。憲光二村的保存,得歸功於地方政府與「桃籽園文化協會」等文史工作者的努力,讓憲光二村能活化再利用。民國94年(2005)11月12日,「眷戀我臺灣村全國眷村研討會」在憲光二村舉辦。晚間,時任桃園縣政府參議的謝小韞與學員們在眷村過夜,她說道:「晚上展開睡袋,聽到客廳有人走動,原來是隔壁的兒子補習回來;一位老友喝多了點,用力在門上敲著:『老丁!出來啦!』我看了看錶,半夜2點55分。客廳的門敞著,紗門輕掩,微風襲來,夜慢慢靜了。」這一晚,眷村中瀰漫的人情味令她畢生難忘,也讓她輾轉難眠,心想:「這麼貼著人、貼著地的眷舍,再過二個月就要被拆除,每天生活在一起的鄰居們都要搬到集合式大樓,生活環境雖改善,味道卻不對了。」幸好,憲光二村因是桃園唯一的憲兵宿舍,具有不同時期的眷舍型態,加上村內擁有許多包括:白千層、榕樹、橡樹等超過50年以上的樹種。種種條件讓這座充滿歷史記憶的眷村得以保存,往後將擔負起傳承眷村生活記憶的重責大任。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胡朝欽-
  • 創作者
    鄧榮坤 邱傑(謝小韞)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7/05/15
  • ISBN
    978-986-00-9337-7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