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想我們的眷村媽媽:竹籬笆的記憶與保存-眷村文化之搶救與保留

林文義執導的紀錄片《想我們的眷村媽媽》耗時一年,片長48分鐘,分別記錄六位曾在桃園縣眷村居住的眷村媽媽,她們在最艱困的時代嫁給軍人,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平淡卻意義非凡的生命故事。 影片中的薛媽媽於民國38年(1949)隨先生來臺,數度遷徙,最後定居桃園;賴媽媽是雲南的回教徒,嫁給軍職的先生後,從顫抖著練習切豬肉開始,學習勤儉持家;臺灣出生的張媽媽在全家人反對中嫁給外省軍人,搬到眷村後從鄰居的冷漠以待,轉變到左鄰右舍間的相互扶持;客家人朱媽媽搬到僑愛新村後,在每天的愛國歌曲聲中養大三位才女;陸籍配偶柳媽媽在市場買菜,最初聽到小販吆喝:「大陸妹!大陸妹!」以為是在罵人,後來才明白是一種名為「大陸妹(福山萵苣)」的菜。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媽媽們在眷村落地生根,意外融合成臺灣獨有的族群文化,成為大時代中真實的歷史縮影。 導演林文義表示,影片勘景約15處,期間訪問眷村居民約40人,最後篩選5位眷村媽媽及一位客家里長為主角。林文義說:「我像個小孩子拿著小板凳,聽眷村媽媽講自己的生命故事,我就是用這種心情把這部影片記錄完成。」紀錄片放映後,許多眷村居民均能感同身受,大方分享他們精彩的故事,期望這部影片能讓更多人了解眷村文化,並學習尊重不同的族群與文化。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胡朝欽-
  • 創作者
    鄧榮坤 、邱傑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7/05/15
  • ISBN
    978-986-00-9337-7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