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于愷駿談與妻子的姻緣

談起與妻子楊月英的相識、結婚,住在桃園市八德區興豐路1217號的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八德榮譽國民之家的老榮民于愷駿表示,「就像註定好的千里姻緣。」他與妻子是在當年的臺北縣永和鎮的香港僑資振東染織廠做織布技工時認識的。楊月英,民國24年(1935)生,新北永和人,3歲時被父親送到同鄉好友林家做童養媳,但林家家境並不佳,養父亦早逝,兒女又多,僅靠養母一人。她雖然埋怨父親未將她送給好人家,但養母的堅毅成為她的榜樣,7、8歲時便幫人看小孩,及長,開始做手工,12歲就到染織廠上班,且從不遲到早退,每天工作十二小時也不喊苦,家人與老闆都對她甚是佩服。到了適婚年齡時,家中僅剩三哥與她尚未結婚,本要湊合他們的,但她認為進入工商業社會之後,夫妻都不識字並不恰當,加上養母也明事理,便答應讓她自己決定終生大事。「可能是相處久了,大家都知道彼此的身世背景,也起了關心之情吧!」于愷駿說。相處了一年多後,由於血型一致且志趣相合,他倆即於民國45年(1956) 的國慶日訂婚,隔年的元旦結婚。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于愷駿
  • 時間資訊
    採訪時間
    2019/04/24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聲音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地點
    錄製地點
    桃園市八德區興豐路1217號 (121.308308, 24.93864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