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澤清生於明治41年(1908),原籍今南投埔里人,二戰期間攜眷遷移後山,曾在花蓮港廳鄉間務農。戰後,遷移臺東縣鹿野鄉瑞源村種植花生,不久搬到關山鎮新福里養鴨,之後定居關山德高,開墾水田,務農為業。葉氏早年曾習漢文,通五術之學(風水、漢醫、命理、面相、卜卦),務農之餘,兼為附近鄉親擇日、排八字、收驚等。民國40年代(1951~),臺東縣關山、鹿野、池上等鄉鎮,每逢廟會均有演戲酬神活動,由於臺東尚無戲臺,外臺戲均自西部請來,所費不貲,於是葉澤清邀友人共同出資將玉里「金寶班」的布景、道具、戲服等買回來,聘請老師、學員組成一個業餘戲班。戲班成立之初多為德高地區農民業餘兼任,德高班以演歌仔戲為主,到客家庄演出時,若爐主指定演出採茶戲,德高班也能演出「九腔十八調」的客家戲,為德高班特色之一。在早年沒有電影、電視的花東鄉間,德高班確實送出及時的歡樂給廣大的民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