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永康區復興社區發展協會4-2復興里的老兵---最底層的外省人

37年開始,大陸有100多萬軍民隨著國民黨遷移到臺灣,其中有60多萬是軍人。他們大約都是在十幾歲的年紀時糊裡糊塗得當了兵或被抓去當兵,然後渡過連年的戰爭戎馬生涯之後隨著軍隊渡海來臺當時他們都不知道這一去就是踏入了幾十年都不能再回到故鄉的歷史悲劇之中。當時的台灣從自然環境到人民生活都比久經戰亂的大陸還要優越,年輕力壯的20歲軍人要重新開始生活也不是難事,但是因著各種復雜的原因,他們仍然沒有進入正常生活軌道。

大約是民國41年左右,臺灣當局一方面實施精兵政策讓老弱殘兵從軍中退下來另一方面為了反攻大陸的需要,設法使軍中有過戰鬥經歷的年輕士兵留下來。因此規定,青壯士兵無論當年在大陸是志願或被迫從軍,都被晉升為“士官”,服務年限也相應延長。而為了便於管理,這些士兵還被各種條件限制不能正常成家立業。在復興社區裡大多數的老兵都有著類似的經歷,靜默的承受著時代巨輪的壓迫直到終老。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