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浸水營的人

大竹高溪右岸有一條路可通往南方大武,大武也有一條往西可達出水坡的道路,而出水坡往北又有串接喬卡庫來、達巴卡斯、督亞巴留直到大竹高溪的道路。這三條道路剛好串接成一個環狀系統的道路。毛利之俊在《東臺灣展望》中將這一帶的山路比喻為「大武支廳內的山手線」。大正3年(1914年)9月,浸水營駐在所發生血腥事件,高雄州力力社(Rikiriki)的原住民聽聞警察欲沒收槍械,便與科瓦隆社的原住民聯手,蜂擁至浸水營駐在所,將派駐於此的道下巡查及七名職員與家屬殺害。自血腥事件發生後,此地就乏人問津,直到大正6年(1917年)才開始重新建設,使其復甦。這裡離高雄州的邊界只有五、六丁(約為545至654公尺)。圖為浸水營駐在所前的警察與其子女之合影。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吳虹霈
  • 創作者
    毛利之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