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一批由大陸渡臺的唐山師傅,到池上為天公廟進行修繕,當地的仕紳謝彩恭把握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在廟宇工程結束後,將原班人馬請來蓋了這棟唐山式的新厝。謝宅大院基本上是正廳,左右兩邊設護龍,屋前有廣場,至於屋子本身簷柱的柱落裝飾與斗拱是重心,雕刻吉祥花草,分別向外兩邊上方延伸,頗有莊重沉穩的美感。另外屋內主樑上刻有象形獸,是廣東省象桃樑式的唐山厝精神所在。屋子主體則採取三合土建材,牆基與簷柱另以磨石子方式砌成,正面各開了八角形與方形窗,上下對稱,通風情形比一般屋子良好。
《後山老厝林建成彩墨展》一書藉由現存的老厝樣貌與歷史資料,加上繪畫,呈現了老厝的歷史風華。根據作者序言中表示,後山是移民與原居族群共存的區域,因為交通不便,在地的建屋材料多半由外地引進,早期更是由「過鹽水」海運輸入,原住民的建築則多就地取材。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使用時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圖片亦請勿切割改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