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大院最早是以四合院方式興建,包括正廳、兩旁各三間廂房,左右護龍各三房,前廳則有五房,中間為天井。房舍屋頂採油布加上柏油砂礫,樑柱為木頭,牆壁為整面三合土,與傳統不同的地方在於加開了多扇窗戶,增加許多明亮感。劉家後世子孫提到:當年日本政府曾經組「臺灣農家視團」到後山來視察農村,因此在興建時臺東廳官員就積極介入,據說有日本建築師加入意見,才形成現今的客和式建築模樣。不過光復後,因為遭到破壞,劉家拆除了整個前廳,同時換上了鐵皮屋頂為今日的景觀。
後山居民的生活痕跡可以藉由老建築的保留來了解當時的樣貌,《後山老厝林建成彩墨展》一書藉由現存的老厝樣貌與歷史資料,加上繪畫,呈現了老厝的歷史風華。此書出版於民國85年(1996)1月27日,由林建成先生所創作。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使用時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圖片亦請勿切割改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