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訪談王光仁先生:憲光二村的沿革與村民的生活概況

此為國防部部長辦公室於民國96年(2007)8月出版的《眷戀:憲兵與軍情局眷村》中,一篇訪問桃園市龜山區原憲光二村眷戶王光仁的口述歷史。
「我家是在民國58年搬到憲光二村。」他說:「我家最初的房子為1廳2房及1小間廚房、衛浴。後來我家同其他大多數的村民一樣,因為家裡人多不夠住,於是在自家空地申請增建加蓋房間。」在憲光二村中,讓王光仁印象深刻的是一些第二代子弟娶大陸籍及越南籍新娘,據他觀察,「娶越南籍新娘的人較多,越南籍新娘比大陸籍新娘乖巧,因此娶越南籍新娘的婚姻較穩定,問題少。大陸籍新娘給村民的印象較差,因為一些大陸新娘嫁來臺灣後不久,便離家出走,不知去向。」在讀桃園市龜山國民小學及壽山國民中學時,「班上的眷村或外省同學1個班大約有7-8個,我們在學校是少數族群。」王光仁說,眷村外省子弟跟本省子弟打架是難免的,不僅如此,同是住眷村的子弟也會打架,「像憲光二村隱約上又分成上村與下村兩個區塊;以前村裡第二代子弟在青少年,上村和下村的青少年有時還會互看不順眼打群架。大致而言,上村的第二代子弟變成幫派份子及當小混混比較多,下村的第二代子弟比較會念書,念軍校的也比較多。」他說。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胡朝欽-陳錦昌
  • 創作者
    受訪者/王光仁;主訪人/彭大年;紀錄整理/孫建中
  • 時間資訊
    採訪時間
    2006/08/31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