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石龜溪天后宮舊貌

「石龜溪天后宮」位在斗南鎮石龜里,是石龜溪周邊多個聚落信仰中心,廟內記載有關此座祠廟興建的沿革歷史,最早留存至今的記錄是大正4年(1915)廟宇修建完竣後所立。據廟內紀念碑刊刻內容,天后宮在乾隆35年(1770)創建,歷經多次興修,但因年代湮遠次數難以詳察。廟方刊物則記載道光元年(1821)曾再度鳩集眾人勸募,改建成土埆磚祠廟,採單殿體翹脊燕尾式樣。

廟內另一碑文載錄,明治39年(1906)2月,因雲嘉嚴重地震導致廟宇倒塌,加上周邊聚落災情嚴重,迫使日後重建難以進行曾一度荒廢。大正4年(1915)2月,地方仕紳倡議轄境內聚落聯合復建工程。大正6年(1917)11月工程整體完竣,大正14年(1925)11月舉行落成典禮。不過皇民化時期,廟宇部分遭拆除作為國語講習所,開基神祇則被民眾藏匿他處。民國35年(1946)由地方人士倡議修復,重新雕塑神尊,此後迭有整修重建。

斗南鎮石龜溪天后宮不論清領時期方志或《雲林縣采訪冊〉都沒記載,而明治年間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以及相良吉哉纂輯之《臺南州祠廟名鑑》等亦未載錄,是相當不尋常的一件事。天后宮雖歷經多次改建,但仍傳承古老技藝和工法修建,一直到民國108年卻以廟貌陳舊為由,將廟宇屋脊剪黏敲除更替,實為可惜。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雲林縣斗南鎮四維路50號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640004
  • 所在地-經度
    120.483848
  • 是否開放
  • 現況
    改建中
  • 資料來源
    1、 《雲林縣寺廟文化專輯-下》 2、 《台灣省雲林縣市寺廟文獻大觀》 3、 《台灣寺廟大全》 4、 天后宮大正年間紀念碑文 5、 田野調查口述資料整理
  • 時間分期
    清領迄今
  • 撰寫者
    沈沐蒼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640004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483848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雲林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斗南鎮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四維路50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