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蒲士清的古寧頭戰役「負傷證明書」

此為桃園市中壢區原臺貿十村33號租戶彭杏提供,她先生蒲士清在古寧頭戰役的「負傷證明書」,文號為陸□字第00328號,民國40年3月22日發。

蒲士清,民國38年(1949)在江西九江投胡璉第2編練司令部,追隨第18軍第118師第351團第3營的蕭哲元營長,經福建、廣東的游擊戰役後於10月10日抵達金門,駐紮在前半山,然後「挖壕溝、建碉堡,積極備戰。」在陳錦昌《蔣中正遷台記》一書中,他說:「10月24日晚上11點多,我們營長蕭哲元還不睡覺,因為師長李樹蘭說今天晚上一定會有狀況。我那時是傳令,他就叫我通知7、8、9連和機槍連不要睡覺,要大家保持警戒、裝備,以備隨時。果不然,到了半夜1點多鐘就槍聲大作,營長要我們上觀音亭山,乒乒乓乓就開始打了。......那時,觀音亭山草木叢生,都是一個人高的草,我帶著2條槍,一條衝鋒槍,一條卡賓槍,我就掃。我們前面是青年軍,有青年軍往後退,並喊說:『不要掃了,我們是青年軍。』我說:『青年軍也不能退。』一直打到8點多,戰了大概二、三個小時,共產黨他們上不來,反被我們壓制下去,就往古寧頭退。後來我給砲彈給炸了,全身炸了四十幾個洞。」蒲士清因此自民國40年度陸軍節起支獎金。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陳錦昌
  • 創作者
    彭杏 提供
  • 時間資訊
    採訪時間
    2019/07/25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