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三槺榔府蕃仔

三槺榔,位於今北港鎮府番里之北,隔新德路與府番里相鄰。三槺榔是由三座綿延沙丘所組成的,最西沙丘為馬崙,相傳明末清初這裡曾是馬廄所在,故名,現已闢為田,無跡可尋。再往東北行,便是刺仔崙,如不是這沙丘上埋滿墳墓,早已無跡可尋。在清代灯篙崙與刺仔崙之間,有一條村路穿過,可通往土庫,日治時期加以擴建大馬路,國民政府時闢為四線道145號公路。

據世居府番仔李國隆老師言:清道光前三槺榔庄住戶,大多集中在馬崙沙丘南坡下,不及五十戶,是一小村庄,但庄內卻有多所製糖廍宅仔,所以住民生活富裕。由於生活富裕,曾流傳一句俗諺「借銀百兩,不免走過三口灶」。這些富人甚至在庄內東南角建一座慈善園,專門收容一些孤苦無依窮人。後因曾遭受瘟疫侵襲,幾乎毀庄,自此居民遷徒散居附近各村庄。民國54年9月23日,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廖漢臣、洪敏麟等兩位教授,曾親臨三槺榔一帶考查挖掘,出土文物有磚、瓦、水缸、缽、碗等明清時代的陶瓷片多件。此地建墓時,也常可挖到明清時代的陶瓷器物,由此更可証明三槺榔確實在明末清初曾有先民居住於此,可能是「撫番寨」或「三槺榔庄」的所在。而今府番里是清末重建的村庄。

照片攝於新德路附近小巷之中,介於各村莊之中介點。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雲林縣北港鎮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5958633
  • 所在地-經度
    120.2858846
  • 是否開放
  • 資料來源
    1.田野調查
  • 時間分期
    清末
  • 撰寫者
    紀雅博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5958633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2858846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雲林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北港鎮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