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大溪的太武新村是政府為了安置八二三砲戰的前線官兵,民國53(1964)興建配給上校級以上軍官眷屬居住。曾住在太武新村的葉我閩說:「據我所知,當年太武新村購地及興建的費用是變賣八二三時的砲彈而來,由金門防衛司令部負責籌劃興建。太武新村原本規劃100戶,每戶土地100坪,但蔣夫人認為除了安置高級軍官外,也應照顧士官們,因此再從100坪中割出40坪,即為太武新村旁的『慈光一村』。」葉我閩表示,太武新村屬於官階較高的特種眷舍,慈光一村屬於尉級,因此可明顯感受到階級差異。葉我閩說:「慈光一村的人看太武新村覺得高官官僚文化,太武看慈光則認為他們生活水準不高。太武新村每戶都有大庭院,果樹茂密常吸引慈光一村的居民來偷,當時的會長就在二村的中間砌築一道矮牆,後來居民稱其為『柏林圍牆』。」民國94年(2005)年後,太武新村居民陸續搬到僑愛社區,曾經區分位階的「柏林圍牆」不復存在,對居民們造成很大的影響。葉我閩認為,許多高官從獨門獨院的眷舍搬至大樓國宅,老人家都相當的不適應,搬到僑愛社區後沒多久就凋零過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