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莊儀團會館

莊儀團會館,臨近北港觀光大橋,現址為狀元珍餅店。創立於日治時期昭和2年(1927),由十二位先賢所組成的,另一說是由二十四位先賢所成的。當時會名為「北港朝天宮千耳眼爺會」,隸屬於朝天宮,會址也設在朝天宮內,後來加入的會員漸多,迨至會員五、六十名時,此時約在民國四十年代,才易名為「北港朝天宮莊儀團」。

此協會千里眼將軍造型與其他廟宇稍有差異:傳說著綠袍,藍面孔為水精將軍順風耳。衪是開嘴的造型,如此才能吐水,水主財,祈望衪能為百姓帶來「財源滾滾」生活好點,另一說水精將軍開嘴,若要飲水,北港溪的河水,足夠衪飲,故為開嘴造型;而著紅袍,紅面孔的為金精將軍千里眼,衪是合嘴的造型,媽祖怕會吃百姓的金銀珠寶,故不許衪張嘴,若張嘴,再多金銀珠寶也許不夠衪吃。

莊儀團將軍頭部的製作,早期是由仁和路北端近河隄之石晉朝先生所製作,現老先生已過世多年。早期製作頭部是先以黏土做成模型,待乾後,先上一層肥皂水,再層層以牛皮紙或水泥紙袋撕成碎片,沾漿糊水貼上,大約要二十層至二十五層,而且不能一天就貼完,每天只貼幾層,乾了再貼,等層數夠,乾後再剝離黏土,然後整修上漆,此製作法與早期獅頭製作是同樣的。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雲林縣北港鎮中山路16號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564468
  • 所在地-經度
    120.30413
  • 是否開放
  • 資料來源
    1.田野調查
  • 時間分期
    1927/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 撰寫者
    紀雅博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