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眷村精神再聚首-我村‧我家:桃園眷村文化節18週年

此為桃園市政府文化局為配合2018桃園眷村文化節於民國107年(2018)10月出版的《我村‧我家:桃園眷村文化節18週年》一書中的一篇。

該文表示,由於眷村是因為特殊時空環境與法令規章制度而出現的特殊人為聚落,故與閩南、客家或原民族群以血脈、語言或宗教信仰等先天因素形成的血緣族親聚落不同,是以軍職身分、婚姻關係和軍種、官階等「社會關係」所凝聚的。因此常能聽到眷村的長輩說「眷村,全世界只有臺灣才有,未來也不會再有。」雖然凝聚及組成的原因不同,但日久發展出同舟共濟、休戚與共的共同體精神,並無不同,可以說眷村就是一個社區,就是一群對生活共同體追求認同的人們,即使改建為高樓大廈的國宅社區,仍能看到許多人為這樣的共同體奔走,也期許「桃園眷村文化節」能夠成為喚醒並凝聚這些熱情與生活經驗的節日,在未來的社區自體營造中能有著令人自豪的元素與共同語言。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品儒-陳錦昌
  • 創作者
    總編輯:莊秀美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8/1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