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豎街

街景是否也像人一樣,曾經有著少女般的容顏,吸引人親近;也會有著垂暮之年,不再得到人們的青睞,位在水仙宮左側的豎街,就是如此。豎街用閩南語發音很像「住家」,由此可通到溪堤邊。北港溪在嘉慶年間未改道前,此街可通往北港,清代此街商家居多。南藝大曾在這裡挖掘出豐富的遺物與古代磚牆,想來這裡曾經有著熱鬧的街景,應該不假。

水仙宮的重修碑記記載:「嘉慶年間,溪水漲滿,橫溢街衢,浸壞民居,不知凡幾。」北港溪的氾濫,是否就是造成豎街沒落的元兇?不安全的環境迫使人們遷移也是正常;還是說因為河道淤塞,水路交通漸失功能,人們才棄此地而去?重臨此地,讓人很難想像這裡曾經是商業市街,就像是垂暮婦人讓人難以憶起她少女時的態樣。據說昭和18年(1943)5月糖業火車出軌,死難者的遺體聽說就整排放置於豎街溪埔地,在此做法事入殮。自此之後,這裡入夜更加顯得陰冷,少有人到此堤坊散步。只是後來聽說因為隱密性的關係,這裡的堤坊成為「車震族」最佳密會的場所。

豎街之照攝於北港溪堤岸之邊緣,由高聳巨大的水泥工事,阻隔起了人與河水之親近度,也淡失了豎街曾經擁有的風采。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嘉義縣新港鄉南港村舊南港58號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561863
  • 所在地-經度
    120.308686
  • 是否開放
  • 資料來源
    1. 田野調查
  • 時間分期
    1943
  • 撰寫者
    紀雅博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561863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308686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嘉義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新港鄉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南港村舊南港58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